中美在关税僵局下,今天在斯德哥尔摩开启关键贸易谈判。
Image from AP News美国和中国高级官员今天(2025年7月28日星期一)在斯德哥尔摩启动了关键贸易谈判。分析人士预计,双方将达成协议,维持现有关税水平,并为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举行的领导人峰会铺平道路。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中国副总理何立峰正在瑞典首都举行他们今年的第三轮会谈。此次高层会谈距离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提出全面关税提案(包括对中国商品征收145%的进口关税)并严重影响全球贸易,已有近四个月。
特朗普总统上周五在前往苏格兰之前表示:“我们与中国达成了协议的框架。”贝森特部长周三证实,此前在日内瓦和伦敦举行的会谈确立了“现状”,即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30%的关税,中国则以10%的关税回应,此外还有特朗普第二任期前已有的关税。
贝森特表示,重点现在将转向重新平衡经济关系,解决美国去年2955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美国旨在增加对中国的出口,并鼓励中国经济转向国内消费。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表示,希望此次会谈能带来“更多共识与合作,更少误解”。
斯德哥尔摩会议被视为确定特朗普总统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之间潜在峰会的时间表和可行性的关键。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温迪·卡特勒强调,北京可能会要求在同意举行此类高级别会议之前进行详细准备。预计讨论将涵盖领导人峰会的商业声明,并解决“主要症结”,如中国的工业产能过剩及其对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控制。
一个主要争议点是特朗普今年早些时候征收的20%芬太尼相关关税,中国预计将要求取消。这项特殊关税是在特朗普声称中国未能有效遏制制毒化学品外流后升级的。虽然此前的会谈将关税从三位数下调,但美国维持了20%的芬太尼关税以及10%的基准税率,中国也对美国产品征收10%的关税作为回应。
除了关税,美国还在就工业产能过剩以及中国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问题向中国施压。中国总理李强最近承认了产能过剩问题,他表示:“一些人认为这会给世界生产的供需平衡带来一些新问题。我们也看到了这个问题。”然而,专家们认为,中国可能会要求美国在安全方面做出让步,以换取解决石油采购问题,这在华盛顿可能会面临政治反对。
分析人士预计,双方将达成一项更有限的协议,可能围绕芬太尼问题,而非一项宏大的贸易协议,因为这一结果可能受到特朗普政府内部某些派别的青睐。
Read the English version (阅读英文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公开信息,请仔细甄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