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from NPR随着特朗普总统重返白宫的可能性,美国在全球领导地位的未来再次蒙上阴影,欧洲和印太地区的主要盟友正日益加强合作,以应对一个更加不确定的世界。尽管承认美国在维护国际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些国家如今正积极寻求开辟自己的道路,不再仅仅依赖华盛顿。
近几个月来,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和波兰等民主中等强国之间的协调显著增加。他们的外交部长最近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以一种新颖的形式举行了会议,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并未出席,旨在确认欧洲和印太地区安全与韧性日益增长的相互关联性。他们承诺在海上安全、网络安全、经济稳定、气候变化以及更广泛的地缘政治挑战等关键问题上加强合作。
这种战略调整是出于双重需要:一是保护本国经济免受北京利用其在制造业和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的影响,二是加强防御,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保护主义情绪,甚至包括特朗普本届政府之前就已存在的情绪。在经济上,这些国家正在探索更强的伙伴关系,可能通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协议,以维护自由贸易和投资流动。
在关键的技术领域,中国和美国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电动汽车电池方面争夺主导地位,盟友们认识到,单个国家缺乏竞争的规模。现在的重点是汇集知识和资源,以避免孤立,并确保其集体的技术未来。在国防方面,尽管美国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支柱,但欧洲和印太盟友正在深化自身的安全联系。诸如由意大利、日本和英国参与的“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lobal Combat Air Program)等项目,旨在开发下一代飞机,这体现了向独立于美国直接采购、编织自身防务能力转变的趋势。
这种不断演变的战略并非旨在切断与华盛顿的联系,而是对美国国内政治变化的积极回应,使盟友能够为全球稳定做出更实质性的贡献。尽管存在固有的历史紧张关系和政治竞争,但克服这些挑战并在没有单一领导者的情况下发挥领导作用至关重要,这将确保这些国家共同拥有在快速变化的地缘政治格局中蓬勃发展所需的资源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