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from Al Jazeera中印关系正在迅速升温,这预示着一场重大的地缘政治重新调整。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重塑亚洲贸易格局,并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在美国近期关税政策和全球优先事项转变的推动下,新德里和北京正在摆脱多年的敌意,其标志是高层外交接触和建立信任措施。
就在本周,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与中国最高外交官、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了会谈,双方强调“尊重彼此利益”和双边关系的“稳步发展”。王毅对新德里为期两天的访问还包括与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和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的会晤,重点讨论了双方存在争议的喜马拉雅边境问题。
两国都宣布了修复关系的关键举措,包括恢复直航、简化签证流程和便利边境贸易。北京最近还允许印度朝圣者访问西藏的圣地。至关重要的是,莫迪总理已接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邀请,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这将是他七年多来首次访问中国。中国外交部申明两国正处于“稳步发展轨道”,倡导相互“信任和支持”。
这种戏剧性的解冻,被习近平主席今年早些时候称为“龙象共舞”,尽管两国存在根深蒂固的历史紧张关系,包括1962年的边境冲突和2020年最近的冲突,但此次解冻仍然发生。专家们将这一转变主要归因于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保护主义贸易政策,特别是在印度进口商品上征收高额关税,以及美国被认为转向巴基斯坦。白宫贸易与制造业顾问彼得·纳瓦罗最近于8月18日在《金融时报》上重申了这一立场,他批评印度的“战略自主性”,并要求印度“开始表现得像”美国的战略伙伴。
分析人士指出,对印度而言,此次和解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获得更大的中国市场准入和促进合作供应链,以减轻美国关税的影响,并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对中国而言,拉近与印度的关系是一项战略妙招,这可能削弱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及其“四方安全对话”(美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机制。
尽管一些人警告称竞争和冲突可能依然存在,但目前的轨迹表明,这是一种真正的转变,为独立于华盛顿的亚洲主导的新贸易集团创造了空间。这种不断演变的动态势必会使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孤立中国的努力复杂化,并可能将“四方安全对话”的议程从一个反华阵线重塑为一个更广泛的区域公共产品平台,这标志着亚洲地缘政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