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越贸易协定引发对未来全球关税的辩论。
Image from CNBC美越两国近日达成一项贸易协议,该协议在美国华盛顿即将全面恢复对等关税的几天前宣布,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该协议规定,对越南输美产品征收20%的关税,这比4月初实施的46%的税率大幅降低;同时,美国对越南的出口将不征收任何关税。此外,据报道,越南已同意对源自其他国家但经越南转运(这种做法被称为转口贸易,中国常利用其规避贸易壁垒)最终运往美国的产品征收40%的关税。
这项协议标志着,在特朗普总统90天的临时关税豁免期即将结束之际,少数几个与白宫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之一。专家们正在审视这一进展对其他国家与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意味着什么。美国银行欧洲股票策略主管塞巴斯蒂安·雷德勒(Sebastian Raedler)告诉CNBC,越南协议表明未来关税可能增加而非减少。相反,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认为,其他国家可能比越南更容易谈到低于20%的关税税率,他指出越南由于高度依赖对美贸易,其谈判地位异常薄弱。
该协议引发了花旗银行经济学家和策略师对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担忧。他们认为,如果这项协议树立了先例,尽管消除了一些不确定性,亚洲新兴市场(EM Asia)可能面临的挑战多于收益。20%的关税税率高于此前预期的10%,而对转运货物征收40%的关税表明,其他国家也可能面临类似的要求。花旗的分析指出,除了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可能比其他亚洲新兴市场同行面临更大的风险,尤其是在惩罚性转运关税方面。该协议还可能影响在越南设有工厂的其他出口商,例如韩国。
尽管存在这些担忧,专家们预计未来几天还会达成多项贸易协议,美国似乎愿意接受“粗略”的框架协议,而非全面、详尽的协议。印度被视为下一个可能达成协议的国家,尽管其农业部门可能构成障碍。对于欧洲而言,美越协议不一定预示着类似的结果。与越南不同,欧盟与美国的谈判进展不顺,并受到了美国的公开批评。华侨银行(OCBC Bank)东盟高级经济学家拉瓦尼亚·文卡特斯瓦兰(Lavanya Venkateswaran)强调,越南有明确的谈判意愿。尽管欧洲旨在实现零关税贸易,但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 CIB)的分析师阮贞(Trinh Nguyen)等认为,征收部分关税的可能性较大,欧盟可能同意10%的关税,并在部门层面寻求突破,而非采取对等报复性关税。
Read the English version (阅读英文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公开信息,请仔细甄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